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业界要闻

学在青吴嘉|丝串古今,绸书历史

2019-09-28 08:54今日旅讯编辑:旅游姐人气:


丝绸是中国的特产,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并大规模生产丝绸制品,从西汉起,中国的丝绸不断大批地运往国外,开启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东西方大规模的商贸交流,史称“丝绸之路”,中国丝绸不断传入西方,西方各国富裕阶层都把中国丝绸视为无上珍品,称之为“东方绚丽的朝霞”。(微信号:visitwj)
 
说到“丝绸之路”,便要谈到“海上丝绸之路”,其自古便是国际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交通大动脉。青浦曾经盛极一时的龙口镇便与这条“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青浦 龙口镇
“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之一
 
青浦,历来是江南文化重镇,孕育出悠久璀璨的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等江南史前文化,孕育出见证盛唐两宋气象的江南市镇典范、海上丝绸之路节点港口青龙镇,以及朱家角、练塘、金泽等水乡古镇,处处呈现出江南文化的诗性风华。
史籍记载上海地区早在唐宋时期就有着一座雄镇东南的外贸大港——青龙镇,但此前相关考古实证却略显单薄。
自2010年起,上海博物馆启动了规模浩大的发掘项目,在青浦区白鹤镇青龙遗址一带屡有收获,考古发现的大量文物与文献记载相吻合,确证了青龙镇是唐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之一。

青龙镇港口绘图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根据上海博物馆最新考古发现、相关史籍,并参照唐宋时期有关画作,模拟复原的鼎盛时期(两宋)的青龙镇港口和社会风貌图。)

青龙塔&青龙古寺

2A级景区,位于青浦区白鹤镇青龙村,青龙塔建于唐长庆年间,是上海最老的古塔。曾是青龙镇内标志性的建筑,见证了当时上海商贸的繁荣。

与青龙塔相毗邻的,是建于唐天宝二年(743 年)的青龙古寺,初名报德寺,宋代更名隆福寺,后得康熙亲书“精严寿相”额,并赐寺名“吉云禅寺”。

青龙镇作为对外贸易港口,从唐代中晚期至南宋末期,延绵500年。其中,最繁盛辉煌的是北宋到南宋的100多年间,其间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线,为近代上海及现代上海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奠定了坚实基础。盛极一时的青龙镇虽已不在,但其影响绵延至今,若想了解“海上丝绸之路”历史,不妨到青浦走一走。
 
江南丝绸文化由古至今一直盛行,吴江、嘉善两地便都自古都有种桑养蚕缫丝的历史。
 
吴江 盛泽、盛泽
两大古镇“丝”情画意串联古今
 
吴江自明朝以来就是中国四大绸市之一,蚕丝业在这里已有5000多年的发展历史,享有“丝绸之府”的美誉。
丝绸成就了传统的吴江,丝绸也改变了今天的吴江。一缕蚕丝,串起了多姿多彩的吴江,越来越多的人因为丝绸认识了吴江、了解了吴江、爱上了吴江。吴江的文化旅游,也因为丝绸变得更加曼妙多姿。
盛泽雕塑“蚕茧丝绸”

盛泽虽然是个镇,但自古以来就和苏州、杭州、湖州一起并称古代“四大绸都”。“日出万绸,衣被天下”,说的便是盛泽。源远流长的丝绸发展史,为盛泽积淀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众多与丝绸息息相关的历史遗存和人文精神,延续着绸乡悠远的文脉。

 

先蚕祠
(建于清道光年间,已经有一百七十余年历史,是一座典型的古典庙堂式建筑。)

东方丝博园

(吴江唯一国家级工业旅游景区。)

宋锦文化园
(我国首个以宋锦为主题的丝绸文化园,讲述了中国宋锦的“前世今生”。)

东方丝纺城文旅街区

(以盛泽历史遗存和人文精神为依托,复合文化、旅游、美食、商业等多种功能。)

 

“震泽,以太湖旧称名之,由来富庶,里人多以养蚕为业……”震泽自古蚕丝文化底蕴深厚。从唐代起,这里的人们就开始种桑养蚕。时至今日,震泽依然初心不改,心无旁骛地伺弄蚕桑,并不断推陈出新,积累着口碑和名声,以鲜亮过硬的品质,做出响当当的品牌。几千年的时光沉淀,让在碧水之畔的震泽古镇愈久愈弥香。


太湖雪蚕桑文化园

(以蚕桑为主题集农业示范、蚕桑科研、文化休闲、科普展示、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特色生态园。)

慈云夕照

(夕阳映照下的慈云禅寺与慈云寺塔,乃震泽八景之最。)

师俭堂

(师俭堂是一座反映晚清工商绅士坐行经商的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的代表建筑。)

 

盛泽、震泽,悠悠长长的青石板上,流转着丝绸的韵味。来吴江,开启一场丝绸之旅。古建处处可寻,飞檐翘角,优雅清逸。品味丝绸的前世今生,淘一淘喜爱的丝绸制品,为生活增添一份别样时光……慢行,慢品,爱上这一份丝绸时光。

 

嘉善

魏塘一带农家种桑养蚕是常事

 

文风兴盛,文脉薪传,嘉善是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虽有谚道:“卖不完的松江布,收不尽的魏塘纱。”但在嘉善魏塘,历史上也曾出现过一种丝绸——宓家绢。

宋元时期,在嘉善的乡村,种桑养蚕很普遍。尤其是南宋建都临安(杭州)后,官宦和贵族都集中在杭嘉湖一带,他们过着奢靡的生活,所穿衣服由绫罗绸绢做材料的很多。这就给当年丝绸生产带来了很大的推动,提供了宽广的市场。

在诸多的丝织品中,绫、罗、绸、缎是用来做衣服的面料。它们各有所长,有的适用做被面、有的适用做衣服。绢却比较硬,是不能用来做穿着的。它虽然也属丝织品,但很薄、半透明,古人用来写字作画的,即是所谓“绢本”。

赵孟頫绢本书法《石鼓歌》局部

明代曹昭所撰写的《格古要论》中,记载了元代大书画家赵孟頫夸当时嘉善魏塘出产的宓家绢,捧之为绢中上品,书中“古画娟素”一节中写道:“有宓机绢极匀净厚密,出嘉兴魏塘宓家,故名宓机。”

但是,丝织的要求很高,工艺精细,在缺乏经济反馈的环境下,逐渐走向消亡也难免。虽然丝织业萎缩了,但是养蚕卖茧作为农家副业的历史却流传很长。民国15年,邑人吴任昭在魏塘创办新善蚕种场,后张天方创办武塘蚕种场。民国17年,全县产干茧达126吨。且桑的种植面积也很大,农家养蚕是常事,但缫丝织绢绸却慢慢匿迹。

 

丝丝情意,纵享长三角,

此中深情,唯有亲探知。



(来源:互联网)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上海Hello Kitty主题馆开业倒计时启动,万千粉丝翘首以盼!

上海Hello Kitty主题馆开业倒计时启动,万千粉丝翘


列表页底部广告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