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地方美食

在名家的笔下,刻画了形形色色的小人物和与他们息息相关的老北京吃喝

2019-08-02 13:21今日旅讯编辑:旅游姐人气:


当北京还是北平的时候

就有一群人,

他们不光爱写北平,

还爱北京的吃喝,

并把它们描绘下来,

馋更多的人。

 

贪嘴的不光是小孩!

咱现在的零食花样儿多了去了。在那些没有淘宝没良品铺子的年代里,咱北京人嘴里嚼着都是些啥,您知道吗?

 

老北京小零食,

梁实秋可有研究...

“杏仁茶”是北平的好,因为杏仁出在北方,提味的是那少数几颗苦杏仁。

 

冰糖葫芦现在满街都有,

但是真正正宗的没有几个!

冬天卖“糖葫芦”,裹麦芽糖或糖稀的不太好,蘸冰糖的才好吃。各种原料皆可制糖葫芦,唯以“山里红”为正宗。其他如海棠、山药、山药豆、杏干、核桃、荸荠、橘子、葡萄、金橘等均佳。

 

说起炸灌肠,

配上一碗蒜汁,

别提多地道了!

后门桥头那一家的大灌肠,是真的猪肠做的,遐迩驰名,但嫌油腻。小贩的灌肠虽有肠之名实则并非是肠,仅具肠形,一条条的以芡粉为主所做成的橛子,切成不规则形的小片,放在平底大油锅上煎炸,炸得焦焦的,蘸蒜盐汁吃。

 

据说那油不是普通油,是从作坊里从马肉等熬出来的油,所以有这一种怪味。单闻那种油味,能把人恶心死,但炸出来的灌肠,喷香!

❖沿街卖的“粽子”,包得又小又俏,有加枣的,有不加枣的,摆在盘子里齐整可爱。

 

❖供儿童以糖果的,从前是“打镗锣的”,后又有卖“梨糕”的,此外如“吹糖人的”,卖“糖杂面的”,都经常徘徊于街头巷尾。

 

(摘自梁实秋《北平的零食小贩》)

就好那一口儿!

不论什么时候,咱北京人总能寻一口咱最爱喝的东西!酸,甜,苦...品的是咱生活的五味百态!

>                

苦味——茶香

要说喝茶,

没有人比咱北京人更懂茉莉花茶了!

咱老百姓家也没那么多讲究,

就一个大茶缸,几壶热水,

这茉莉花碰上七八十度的水,

香味儿蹿的满屋子都是!

老爸对茶的要求简单概括两个字:浓、香。再差的茶放多了,也可以浓。通常是一杯茶水,半杯茶叶,茶汤发黑,表面起白沫和茶梗子。

 

从那时候起,老爸开始热爱京华牌茉莉花茶。老妈漫天飞舞的时候,老爸一椅、一灯、一茶杯、一烟缸、在一个角落里大口喝茶,一页页看非金庸非梁羽生的情色武侠小说,侧脸像老了之后的川端康成。

(摘自冯唐《风雨一炉,满地江湖》)

 

酸味——豆汁儿配焦圈

焦圈配豆汁,

豆浆配油条,

都是咱北京早点的标配!

绿豆渣发酵后煮成稀汤,是为豆汁,淡草绿色而又微黄,味酸而又带一点霉味,稠稠的,浑浑的,热热的。佐以辣咸菜,即棺材板切细丝,加芹菜梗,辣椒丝或末。

 

❖有时亦备较高级之酱菜如酱萝卜酱黄瓜之类,但反不如辣咸菜之可口,午后啜三两碗,愈吃愈辣,愈辣愈喝,愈喝愈热,终至大汗淋漓,舌尖麻木而止。

 

❖北平城里人没有不嗜豆汁者,但一出城则豆渣只有喂猪的份,乡下人没有喝豆汁的。外省人居住北平二三十年往往不能养成喝豆汁的习惯。能喝豆汁的人才算是真正的北平人。

(摘自梁实秋《北平的零食小贩》)

 

甜味——酸梅汤!

酸梅汤,入口酸,

但慢慢品味,

留下的还是甜味儿!

尤其是三伏天,

从外头回来,

一碗冰镇酸梅汤,一口闷!

北平“酸梅汤”之所以特别好,是因为使用冰糖,并加玫瑰木樨桂花之类。信远斋的最合标准,沿街叫卖的便徒有其名了,而且加上天然冰亦颇有碍卫生。卖酸梅汤的普通兼带“玻璃粉”及小瓶用玻璃球作盖的汽水。

 

(摘自梁实秋《北平的零食小贩》

 

家常味最是记忆犹新!

走到哪里,我都忘不了家的味道...

 

韭菜花——老北京涮羊肉的绝配!

北京的韭菜花是腌了后磨碎了的,带汁。除了是吃涮羊肉必不可少的调料外,就这样单独地当咸菜吃也是可以的,熬一锅虾米皮大白菜,佐以一碟韭菜花,或臭豆腐,或卤虾酱,就着窝头、贴饼子,在北京的小家户,就是一顿不错的饭食。从前在科班里学戏,给饭吃,但没有菜。

 

❖韭菜花、青椒糊、酱油,拿开水在大木桶里一沏,这就是菜。韭菜花很便宜,拿一只空碗,到油盐店去,三分钱、五分钱,售货员就能拿铁勺子舀给你多半勺。现在都改成用玻璃瓶装,不卖零,一瓶要一块多钱,很贵了。

(摘自汪曾祺《韭菜花》)

 

地道的北京人——老舍和笔下的北京传统吃食

“祥子歇了老大半天,他到桥头吃了碗老豆腐:醋,酱油,花椒油,韭菜末,被热的雪白的豆腐一烫,发出点顶香美的味儿,香得使祥子要闭住气;捧着碗,看着那深绿的韭菜末儿,他的手不住的哆嗦。

 

吃了一口,豆腐把身里烫开一条路;他自己下手又加了两小勺辣椒油。一碗吃完,他的汗已湿透了裤腰。半闭着眼,把碗递出去:‘再来一碗’”

(摘自老舍《骆驼祥子》)

还是这样的小食品,可是由沿街吆喝的卖蜂糕的带卖,而且用冰镇过。

也是沿街叫卖的,可是个子稍大,里面有红枣。这是最普通的粽子。此外,另有一些乡下人,用黄米包成粽子,也许放红枣,也许不放,个儿都包得很大。”

“自火锅以至葱花没有一件东西不是带着喜气的。老李向来没吃过这么多这么舒服的饭。“

 

“他的口腔已被羊肉汤--漂着一层油星和绿香菜叶,好象是一碗想象的,有诗意的,什么动植物合起来的天地精华--给冲得滑腻,言语就象要由滑车往下滚似的。“

——摘自老舍《离婚》

别看一碗粥,

但腊八粥在咱北京的讲究还真不少!

您做的腊八粥,材料全了吗!

❖”在腊八那天,人家里,寺观里,都熬腊八粥。

 

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的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所有的各种的米,各种的豆,与各种的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摘自老舍《北京的春天》)

 

都说从前的北京是北平。

在名家的笔下,刻画了形形色色的小人物和与他们息息相关的老北京吃喝。

事实上,北京也同他们笔下描绘的一样,

生动,朴实,接地气!

(来源:互联网)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苹果酒苹果酱苹果鸭

苹果酒苹果酱苹果鸭


列表页底部广告
返回首页